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课题网站>>个人课题>>综合组>>正文

《关注课堂细节,提高教学质量之研究》方案(陈青)

发布时间:2019/1/8 15:36:36 作者:陈青 浏览量:1643

关注课堂细节,提高教学质量之研究方案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岗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关于课堂细节的研究课题较多,但基本上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研究角度与思路也是异彩纷呈,而且很多是从校本教研的大方向进行研究,或借助教学叙事、教学反思等研究载体。 让更多的老师开始自觉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以提高课堂质效是本课题的研究宗旨。本课题将研究的策略定位在“关注课堂细节” 的视角,较之其他相关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来看更显微观,但 “小细节”却包容“大内涵”、“大智慧”。课堂细节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如何导入课题,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如何设计板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就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作出相应的评价或点拨,乃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等都有细节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课堂细节问题进行研究,以此来提高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二、关注课堂细节,提高教学质量之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与体验。在当前课堂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过程性体验这一现象,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融入课堂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引导学生体验课堂上学习的整个过程变得尤为重要,而学生对于过程的体验正是课堂细节所决定的。当前关于课堂细节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个别教师的独立研究上,这些个体研究行为无法在方法与策略上形成系统的理论。基于此我校提出了关注课堂细节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设想,目的是通过团队的研究力量探索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关于课堂课堂细节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国外:关注课堂细节,国外已有成功先例。美国优秀教师罗恩?克拉克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并提出了独特的细节教育的方法,使许多学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成为优秀学者、成功人士,他也因此获2001年度美国迪斯尼优秀教师奖。

三、概念的界定

细节:指事件发生的变化和详细经过就是细节,细---详细,节---事件一段段的过程。

课堂细节:所谓课堂细节,就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对一堂课而言,课题如何导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的设计,板书的设计,如何就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作出相应的评价或回答,教师在讲某一知识时所做出的肢体语言和眼神都属于细节。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 

“课堂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细节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它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出错时的包容??关注课堂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关注课堂细节,需要我们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课堂细节,改造“惯常”的课堂细节,创造崭新的课堂细节。

四、理论依据

1.“以人为本”理论原则

突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师生的发展,为了师生的一切发展”的意识,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鼓励教学创新或推陈出新。

2.多元智慧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个体至少应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各学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力。这一智能理论要求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即以学生全面和谐和个性发展为内容和目标,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896~1934年)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即儿童发展可能性的思想,归结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结论。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由于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而揭示出一个清楚的观念。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世界里可以窥见万物的模样,通视世界的众生态。教育就是由细节组成的。课堂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藏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思想。所有的细节都是一个“过”“程”。课堂课堂细节有各种教学要素的参与,在课堂的环境中发生并延伸着,形成了细节的生态过程,如果我们能细细体察,往往可以发现在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那一部研究细节,我们必须关注细节的过程,过程在这里就是课堂生命活动留下的一个个足迹,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无效性在课堂过程中也只是那一步之差。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经常要体察一下课堂教学的细节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3.课程改革理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这段话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再有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也是综合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依据和指导,重建我们的课堂,不仅需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而且需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行为改变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关注课堂细节的分析、研究、改造和创新,因为课堂细节构成了教学行为的基本单位,是能否形成新的教学行为的重要标志。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话,那么,课堂细节则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教学理念。课堂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地放大镜。

五、研究目标

1.试图通过对课堂细节这一特定研究角度呈现和展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重建的一个缩影。体现出融合着新理念,新行为,新变化的新课堂。为完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想、方法、行为启示和参照。

2.强调在课堂细节的预设、展示、反思、调整中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对“过程”的关注,追求课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3.学生发展目标:精心打造课堂课堂细节,在教者的层层预设中实现学生对认知体系自身体验,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的过程,以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牢固的基本技能,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时效。

4.根据教学内容,链接相关的人文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取意识,增进其人文素养。

5.以科研促教研,建设一支富有智慧的师资队伍,培养骨干教师。

6.构建较为完善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六、研究内容

关注课堂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增强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大量具体的课堂细节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课堂教学,通过对课堂课堂细节的反思、把握、感悟、改造与重构,必定能促使教师加强学习,加强总结,走向智慧,走向成功。关注课堂课堂细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把握文本、学生、环境和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让课堂充满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在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中,体现对学生的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内容研究::

1.“课堂导入”环节精彩细节的研究

这是常规的课堂教学程序。我们必须将导入与本节课主要任务的密切关联起来,也就是为该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好由易到难的铺垫。我们应首先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为课堂的导入设计出精彩的细节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2.“学习新知”环节精彩细节的研究

教师所设计的每个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能构成“任务链”。注重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

3.“操练应用”环节精彩细节的研究

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的细节能使学生掌握新知后,形成知识迁移,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来完成任务,同时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4.“巩固新知”环节精彩细节的研究

本环节中教师设计的课堂细节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以达到熟练程度,从而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5.“课堂语言” 环节精彩细节的研究

老师的语言艺术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起来,多花些时间准备课堂语言和学科语言。做到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讲解有条不紊。利用丰富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述和准确到位的讲解,严肃中不乏幽默,平淡中蕴涵机智。声情并茂是课堂教学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变细节:在课堂教学中,很难避免各种偶发事件。老师面对突发事件,而处理这些事时的行为、态度和决定着处理方法的得当与否和效果优劣。

6.“教学板书” 环节精彩细节的研究

板书要尽量工整简洁,使学生一目了然。做到重点突出,书写科学规范,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便于课堂小结和课后复习。板书也捌昌层次清、要点明:要传授哪几个知识点,哪些是关键词,在板书中都应该清楚呈现。使板书成为一笔极好的教育资源。

以上各环节的研究必须立足课堂教学,通过常态课及研讨课中具体的案例,分析细节设计的精彩之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可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参考的系列化的案例。

七、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观察分析法。

3.行动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5.经验总结法。

6.文献研究法。

八、研究实施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课题管理。在管理方法上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分层实施、分段研讨”,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管理网络,并落实“三个”到位,即校长抓课题工作思路到位;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成员指导到位;教导处、教研处管理到位。并且,课题组成员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关注课堂细节,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的活动之中。

2.培训教师,更新观念。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教师利用各学科教研组学习时间和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有关理论学习,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实验教师,让教师获得明晰的理念,使研究和教学实践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3.为了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邀请本土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

4.严把课题研究实验关。课题组实验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研讨课,课题组成员要边研究边学习,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并做适当调控,把研究有效地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并即时总结,积累、整理研究资料。

 研究的基本原则

在课题的探索与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从整体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统一要求与发挥个性之间的关系,把课程作为整体,研究课视为部分,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恰当、合理组合。

2.活动性原则: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各学科节奏感,各学科审美能力。

3.趣味性原则:依据各学科“寓教于乐”特点,努力做到以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出发来确定活动内容,力求新颖、生动、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4.差异性原则:不仅要尊重个体差异,还应尊重性别差异。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各学科才能的学生。

 5.发展性原则:“面向全体、创新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各学科教育的乐中教、玩中学,真正把教学与游戏、学与玩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十、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9.01~2019.03):

1.主要工作:宣传发动,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组师资培训,学习相关理论,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及相关调查。

2.本阶段的研究内容及达成目标:掌握教师教学理念现状及对课堂课堂细节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

3.阶段成果:完成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9.03~2020.10):

1.主要工作:编制课题实施方案,成立子课题组,制订各子课题的实施方案,举行开题仪式,按方案组织实施,总结经验,反馈修正方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市、区专家中期评估。

2.本阶段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对课堂课堂细节基本特征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探寻“关注课堂细节,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策略。

3.阶段成果:各学科关注课堂细节的成功案例(故事)材料汇编;教师关于课堂细节问题研究的论文汇编;关注课堂课堂细节校级公开课相关材料。

第三阶段(2020.10~2020.12):

1.主要工作:对本课题的实施进行反思、总结,梳理、整理相关资料。

2.本阶段的研究内容和目标:进行反馈性评价、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和经验推广,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验收。

3.阶段成果:完成多个课题的终端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一组论文,一组案例集萃,举行一次校级专题展示活动。

十一、研究预期成果

教师论文集、节奏训练教学课例、反思、研究报告等。

十二、保障措施

1.本课题主持人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2.能接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做好先期准备,重视德育理论的学习。

3.我校领导加强对实施者进行监督,保证成员长久参与性及课题进行的实效性。对每一阶段进行检查,保证达到预期目标。

4.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


版权信息:金坛区西岗中学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西岗学基路39号 电话:0519-82631011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